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走进大会的展览大厅,记者仿佛踏入了“未来世界”――各类人形机器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的作揖、奔跑,有的则忙着为参观者准备咖啡和冰淇淋,还有一款人形机器人跳起了舞蹈。鸟形机器人与机器狗穿梭于展厅之间,机械臂和四足机器人组成的针灸机器人精准地点按人体穴位,摊煎饼机器人熟练地翻转着金黄色的面饼,乒乓球机器人则上演着精彩的球技表演。
从此届展会来看,我国机器人应用已经覆盖智能智造、智慧农业、智能物流、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是我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与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加速构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当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人形机器人迈入商业化节点、工业机器人冲击高端的关键时期。在这场全球技术盛宴上,《证券日报》记者试图通过访企业、话专家,了解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并探寻人形机器人商用落地难点以及工业机器人突围破局的方式。
超600件
机器人产品亮相
进入展馆,一排由物理学家、诗人等形象组成的人形机器人整齐排列,它们的表情丰富多变,皮肤触感宛如真人一般,与往来参观者互动。
“这是EX仿生人形机器人。与去年相比,今年公司展示的仿真人形机器人,在柔性关节、操作系统、仿生灵巧手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博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此次大会集结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169家企业,展出超600件机器人产品,其中有27款相对成熟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到场,在数量上创历届之最。
特斯拉Optimus(擎天柱)2代人形机器人在此次展会上迎来了北京首秀。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有2台特斯拉2代机器人在美国工厂内测试及应用。特斯拉将智能汽车也视为轮式机器人。”
隔壁展台的人形机器人也毫不逊色,它们挥动着手臂跳着芭蕾舞、蒙古舞,引得众多观众大笑。这是由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宝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公司的机器人完全实现国产化,并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清宝机器人董事长王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远处,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天工”正像观众一样参观巡馆。据介绍,其已经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并刚刚完成最新的迭代测试。
“‘天工’机器人可以稳定通过沙地、碎石等复杂环境,行走和动作定位已达到毫米级水平。”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数据智能负责人李广宇介绍。
多家企业
量产出货人形机器人
外界普遍认为,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那么,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拐点是否真正来临?
从记者采访情况来看,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已经实现小批量出货,规模出货也在路上。王磊向记者透露:“清宝机器人今年出货量近百台,正计划再投向市场300台。”李博阳告诉记者,公司已实现机器人量产并盈利,预计明年出货量将提升。
“公司已经做好前期出货工作。”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营销服副总裁姜青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2024年发货量为300台左右。
据上述特斯拉负责人透露,公司计划从明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预计特斯拉工厂在明年部署超过1000个人形机器人协助人类工作。
人形机器人也正在成为多家企业发力的方向。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表示:“这次我们更注重具身智能商业应用落地的呈现,将很快推出具备商业化落地前景的具身通用服务机器人。”
据记者了解,为尽快实现从小批量出货步入规模化落地,目前,国内企业正推动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加速融合,使人形机器人不断迭代,同时以开源等方式不断健全产业链及生态,在降本上“想办法”。例如,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吸纳更多海外内人才,以共享方式解决机器人“成本高”等问题……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告诉记者,从此次展会可见,人形机器人正在开源、与大模型融合等方向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正迎来新的突破,处于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进一步完善
与上述人形机器人处于商用初期不同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以用途分类)的商用已较为成熟,在此次大会上,各类实践场景“遍地开花”,反映出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中的精密减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已形成丰富的产品谱系,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
在此次展会上,国产工业机器人被众多来自制造业、生物医疗业的企业所关注。四个巨型机械臂发出“咔咔”的响声,不断地旋转螺丝并进行焊接,完成装配工作。“这是由京城机电旗下配天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汽车焊接工作站,通过高效运转已经可以支撑起汽车生产制造工厂‘1分钟生产1台车’的生产节拍。”配天机器人总经理索利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索利洋认为,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正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更多功能的方向迈进。
在索利洋看来,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当前行业自主可控的难点主要在芯片层面上,国产芯片相较于国际顶尖芯片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配天机器人始终致力于机器人技术的独立自主研发以及高端装备技术瓶颈的加速突破,并打造以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为大模型为核心的‘AI+机器人’前瞻性产业。”